更新時間:
運籌學因戰(zhàn)爭而生,步入現(xiàn)代服務于人類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。運籌學的概念與應用如何?與另一重要的學科人工智能有著怎樣的關系?國際著名運籌學家、馮·諾伊曼理論獎首位華人得主、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葉蔭宇接受“東西問”專訪,圍繞上述問題予以解答。
根據此次簽約項目,上海石洞口污水處理廠尾水經過“纖維過濾+超濾”工藝深度處理后,將通過總長2560米的輸水管線,被定向供給上實寶金剛垃圾焚燒發(fā)電廠,用于冷卻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
在泰國,崔鵬偉一行與泰國農業(yè)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。崔鵬偉稱,中國熱科院與泰國多個科教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,在橡膠、水果、瓜菜等生產和加工技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效。
隨著生產力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從前“定性”的方法已不足以解決當下的問題,只有為問題“定量”才能找出解決之道。在個人不足以在如此飛速變化的環(huán)境中快速、準確地做出決策時,運籌學提供的量化方法能夠幫助人類做出更好決策。比如在發(fā)達的金融領域出現(xiàn)了定量金融、量化交易,這說明整個世界都在向更微觀、更細節(jié)、更量化的方向發(fā)展,西方常說“Devil is in the details”,翻譯成中文就叫“細節(jié)決定成敗”。中國在上個世紀引進這門科學的時候將“Operations Research”翻譯為“運籌學”,我覺得這個翻譯很好,但還沒有完整體現(xiàn)其背后“量化”的含義。
大家都知道起底工作室一直關注國際地緣政治和全球治理,但今天記者突然意識到:參與社會治理不一定要“西裝革履”,也可以是“邊給老人梳頭邊聊政策”。在駁斥西方對于中國人權、少數民族政策的抹黑時,大家需要的底氣不正是來自于像格西這樣的故事嗎?
要讓市場活起來,企業(yè)的感受度好了,消費者的感受度也要提升。2024年12月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“大力提振消費”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首項重點任務。近年來,上海大力推行各類消費券、消費補貼、消費新活動新場景等,激發(fā)消費潛能。
從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“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”,到2023年、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度部署,再到地方考察、全國兩會期間深入闡釋,習近平多次圍繞經濟大省挑大梁作出論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