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國內不法廣告排行榜曝光,揭露多起虛假宣傳案例,提醒消費者警惕虛假廣告,保護自身權益。榜單揭示了不法商家利用虛假宣傳手段誤導消費者,涉及虛假減肥、虛假醫(yī)療、虛假美容等多個領域。消費者需提高警惕,理性消費。
本文目錄導讀:
隨著互聯(lián)網的普及,廣告已經成為商家推廣產品、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,在眾多廣告中,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虛假宣傳、夸大其詞等手段誤導消費者,為了揭示這些不法廣告的真面目,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本文特此整理了2023年國內不法廣告排行榜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“害群之馬”。
虛假醫(yī)療廣告
虛假醫(yī)療廣告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,在2023年的不法廣告排行榜中,虛假醫(yī)療廣告依然占據首位,這些廣告常常以“神奇療效”、“快速治愈”等夸大其詞的詞匯吸引消費者,實則毫無科學依據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虛假醫(yī)療廣告案例:
1、某品牌保健品宣稱“包治百病”,實為普通食品,并無任何醫(yī)療功效;
2、某品牌減肥藥宣傳“一粒見效”,實則含有禁用成分,可能導致消費者健康受損;
3、某品牌醫(yī)療器械廣告中,虛構了專家推薦、治愈案例等虛假信息,誤導消費者購買。
虛假保健品廣告
保健品廣告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虛假宣傳手段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虛假保健品廣告案例:
1、某品牌宣稱“能治愈癌癥”,實則僅為一款普通保健品;
2、某品牌減肥保健品宣傳“快速瘦身”,實則含有違禁成分,可能導致消費者健康受損;
3、某品牌聲稱“補腦益智”,實則產品中僅含有普通營養(yǎng)成分。
虛假房地產廣告
房地產廣告中的虛假宣傳也讓人防不勝防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虛假房地產廣告案例:
1、某開發(fā)商宣稱“地鐵沿線,升值潛力巨大”,實則項目距離地鐵較遠;
2、某開發(fā)商宣傳“全款購房優(yōu)惠”,實則要求消費者一次性支付高額房款;
3、某開發(fā)商承諾“交房即辦證”,實則辦證流程復雜,耗時較長。
虛假教育培訓廣告
虛假教育培訓廣告誤導了無數家長和學生,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虛假教育培訓廣告案例:
1、某培訓機構宣稱“名師授課,包過考試”,實則教學質量參差不齊;
2、某培訓機構宣傳“一對一輔導,快速提分”,實則師資力量不足,效果不佳;
3、某培訓機構承諾“簽訂合同,不滿意可退款”,實則退款條件苛刻,難以實現。
不法廣告的存在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,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2023年國內不法廣告排行榜揭示了虛假宣傳的種種現象,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產品、接受服務時要提高警惕,避免上當受騙,相關部門應加大對不法廣告的打擊力度,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。